403 会谈续3
麦瑞微笑着点点头,“是啊,出于产业化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考虑,确实应该保持持续不断地建造和研发。但是,我们自己不装备,不代表我们可以不建造啊。我们可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建造秩序,就像是美国一样,把这个,当作一个产业来发展。” 一号先生摇了摇头,“好像是有些矛盾---造出来的航母,怎么处理?” 麦瑞随口说道,“卖掉啊---不是有很多国家希冀和渴求这个玩意儿吗?卖给他们。” 在坐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一脸惊讶地看着麦瑞,“卖掉?航空母舰可是战略意义的,战略价值顶峰造极的军事装备,卖掉它?” 麦瑞坦然地面对着大家质疑和惊讶的表情,“是啊---世界上,买卖航空母舰的事情并不少见,为什么你们会这么一副表情?再说了,你们是否以为,一个国家依靠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就能够成为军事大国?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都曾经是世界上最为疯狂的军火装备购买者---他们成为军事大国了吗?依靠对外采购,永远也买不来一个军事大国,或者是军事强国的。就算是你把全部的军事装备,外加技术体系,包括生产线和技术专家,都送给他们,也是不行的---这一点儿,五十年代的我们,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教材。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以及军事工业技术,需要自己国家的工业技术体系支撑,那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好像我们的航天事业。” 一号先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道,“既然不看好航空母舰的未来,那么你认为,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应该主要是在哪个领域?两栖攻击舰?潜艇?---好像所有的领域,都是既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对吧?” 麦瑞赞同地点了点头,“是啊,海军--是一个综合作战体系,需要的是各个领域综合能力的搭配和组合。按照美国人的新型海军理念,一艘或者是两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需要搭配两艘航母,两艘攻击舰,四到十艘潜艇和核潜艇,六到八艘巡洋舰,十艘以上驱逐舰,十到十二艘护卫舰,以及配备数量不等的两栖船坞登陆舰,补给舰,油轮,火力支援舰等等。这个配比模式,看着豪华壮观,其实不过是一个威慑式的展示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按照他们这种配比模式,照样配置,减少一个数量级别,那就足以让美国人有一种被追赶的急迫感。当然---发展海军还是致力于我们的实际需要为好。从我们国家的现实需要而言,维持三支或者是四支特混舰队,就足以维护我们的海外权益了。三支或四支特混舰队,需要六艘航空母舰的储备,六艘两栖攻击舰,十二艘两栖船坞登陆舰,外加一部分潜艇和驱逐舰护卫舰等辅助舰只,就足以使用。” 下手的三号先生举了一下手,然后接着问道,“最近三十年的一个历史周期,最为出彩的海军武器平台,莫过于宙斯盾驱逐舰。龙女士,你认为,宙斯盾驱逐舰,会成为下一场战争的主角吗?可以说得详细一些。” 麦瑞摇了摇头,“抱歉---对于明星产物,不管是影视明星,还是军事装备领域的明星,我一向都是不怎么看好的。这个宙斯盾驱逐舰--当然也是。” 在座的各位显然都有些意外。他们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依然是三号先生问道,“我不是很明白。龙女士,按照国外的实验,以及我们自己的无数次检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个宙斯盾驱逐舰的防空体系,确实是很不错的。虽然称不上完美无瑕,但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综合武器系统。” 麦瑞轻轻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我们所做的所有实验和验证,都是在非战争状态下进行的,而非实战状态下的检验。对于防空驱逐舰最好的一次检验,来自于八二年的马岛战争。结果如何,因为实战经验不是很多,不足以一言定论。” “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火力打击的三大关键要素是:‘精度,力度,和密度’。二战时期,交战国-主要交战区的交战各方,动辄就可以出动数百架次,上千架次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进行空中作战。二战以后,导弹家族,以及超远程火箭弹和制导炮弹,也加入了空中打击的火力家族。但是,在这些打击面前,防空导弹这种防御体系,还是不足以形成一个平衡的对抗体系的。陆地战场部署,可能还是会好一些。但是,在海上,在茫茫大海之中,区区几十枚近百枚防空导弹,那能够起什么作用?” “近些年来,一些媒体和所谓的专家,都在渲染和夸大宙斯盾驱逐舰的作用和能力,好像这就是下一次战争的终结者。可是,从我们历史上凤毛麟角的实际战例来看,这个东西,甚至还不如航空母舰在战争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当然,技术先进的宙斯盾驱逐舰,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体系的完美展示作品之一,能够制造出这个东西,已经证明这个国家的工业制造体系或者说是军事工业体系,算是初具规模。但是---也是一个看着好看,实际使用价值,并不像外界渲染的那么好。如果从我个人的角度---或者是从兼具社会效益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发展和加快诸如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军民两用滚装船,以及半潜船等,对于我们的海军来说,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这些船舶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价值,可能远远高于驱逐舰。尤其是介于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国家间冲突和摩擦,这些军事装备的作用以及使用价值,会更好一些。当然,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如果能够早日实现核动力驱动,或者是全电力驱动,那就更完美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四号先生,是位戴眼镜的老年男士,看那头发的颜色,以及脸上的皱纹,显然年龄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大很多。他推了推眼镜,然后认真地看着麦瑞,一字一句,慢慢说道,“在商言商。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说,驱逐舰确实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是,我们是一个大国,一个肩负有不光是包围自身安全的,维护世界和平使命的大国。我们的军事力量建设,更多的,需要考量的是军事领域方面的需求或者是需要。如你所说,如果追求双赢,追求军民两用的性能,或者是功能,那么,会不会削弱我们军事能力方面的纯粹性?还有,我们也知道,商业行为嘛,都具有减少成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原始性欲望。我们如果在军事装备领域,过多的考量商业因素的话,会不会影响我们军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好意思,我们只是有疑问,而不是质疑。我们也知道,美国在军民两用,以及军民工业技术共享领域,做得比较出色。但是,毕竟,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前些年,我们也做过军工产业转产民品的尝试。应该说,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整体来看,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也没有做到像美国的波音公司,麦道公司,或者是卡特彼勒等工业巨头那样的成功。所以---对于军民产业融合,或者是混合领域,我们还在摸索和探索之中。龙女士,我想请教一下,从你的观点来说,从你对美国军工产业体系,以及苏俄军工产业体系的比较来说,你认为,我们更应该采取哪一种模式,才更有利于我们军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