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黄金瞳在线阅读 - 第910页

第910页

    这次回彭城,庄睿也是要把请帖送到一些长辈邻居,和来往比较多的同学的手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庄睿从小可没在别人家淘气,那关系好的和亲人也没什么两样了。

    大年初三一大早起来,正在家呆的有些无聊的庄睿,接到了赵寒轩的电话,却是那位赵老兄心里没底,打个电话问问庄睿,什么时候去接手那店面,当然,那话里的意思,就是问庄睿什么时候给钱。

    左右今天也没事,庄睿干脆喊了欧阳军赵国栋,还有住在这里的欧阳磊的儿子欧阳亚等人,再抱上囡囡,去潘家园赶庙会了。

    大年初三的北京城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认识不认识的,见面都是一脸笑意,嘴里也就俩字:过年好!

    在潘家园庙会这,更是人山人海,要不是小囡囡坐在庄睿的肩膀上,恐怕早就被挤散掉了。

    在各个摊位转悠了一会之后,小囡囡手里嘴里口袋里,已经装满了食物和玩具,小家伙手里拿着把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嘴里还依依呀呀的喊着,真是把庄睿当成是大马来骑了。

    “庄老板,过年好,过年好……”

    进入到那重新开张了的“书雅斋”后,穿了一身大红绸缎马褂的赵寒轩,上来就是一拱手,他脸色比前几天要好多了,想必有了庄睿的承诺,这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

    “过年好!”

    欧阳军也是对着赵寒轩拱了拱手,却是被庄睿在后面踢了一脚,这拱手也是有讲究的,要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抱成拳,这是为“吉拜”、相反则为“凶拜”的说法,刚才欧阳军那拜法,要是遇到个讲究点的人,肯定当下就会摆脸送客了。

    不过赵寒轩也知道欧阳军不是圈里人,当下也没在意,招呼几人进到里间坐了下来。

    “老赵,我这段时间比较忙,咱们把转让合同签一下,这跑手续的事情,还是要靠你忙活了……”

    庄睿坐下后也没客气,直接从包里拿出两份他在家里打印好了的合同,摆在了赵寒轩的面前。

    第五百四十一章 睿萱斋【第一更】

    “450万RMB?庄老板。咱们不是说好的60万一年,7年应该是420万,这多出来的30万块钱是……”

    赵寒轩拿过桌子上的一份合同,先是找到了金额那里,一看之下,顿时愣住了,他不知道这份合同上的数字,为什么比谈好的多出了30万块钱。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赵寒轩这前段时日,刚刚因为想占便宜而栽了一个大跟头,此时颇有点惊弓之鸟的感觉了。

    “老赵,你先把另外那份合同看一下,看完咱们再谈……”

    庄睿笑着摆了摆手,见到外甥女正好奇的打量着这家店,于是弯腰把囡囡给抱了起来,走到一张齐腰高的方桌面前。

    卖文房用具的店铺,是一定要有书写台的,这也是一个展示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的地方,很多来中国旅游的老外,往往就是因为看了这神奇的毛笔字。而出钱去购买宣纸毛笔以及砚台的。

    书雅斋这里也不例外,摆放着店铺中间的桌子,就是给客人试笔所用的。

    “囡囡,舅舅给你写幅毛笔字好不好?”

    庄睿铺开一张三尺见方的宣纸,在笔架处挑了一支狼毫笔,拿在手里转动手腕比划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庄睿从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书法,当然,只是业余爱好,上不得台面,后来学习古玩鉴定之后,反而对于书法的揣摩理解更深了一些,他自问虽然写的不是很好,但应该也不会走形,所以才敢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献丑的。

    “舅舅,你要写什么?”小囡囡伸手去抓庄睿的毛笔,庄睿连忙把这小丫头交给了姐夫,大过年的抹成了大花脸可是不好看。

    有人要现场作书,原本店里的客人们,也都纷纷围了上来,这可是个观摩的好机会,只是他们哪里知道,庄睿这是随性而发,压根就不是书法界的人。

    “好!”

    “写的不错!”

    在思考了一下之后,庄睿挥毫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几个字。

    虽然在字体的分布疏密和圆润连接上,稍有欠缺。但是五指齐力,笔力颇为雄厚,看在外行人眼里,倒是感觉还不错,现场传来一阵赞叹声。

    “献丑,献丑……”

    庄睿连连向四周拱手,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这字要是放在行家眼里,那就和刚刚学会写钢笔字的小学生差不多,处处破绽,只是大过年的写出来玩玩而已。

    “庄老板这对联有寓意啊……”

    庄睿从思考到这些出来这些字,也有10几分钟的时间,赵寒轩已经是看完了那份合同,此时走过来凑了个景,不过他说的是对联好,却是没说庄睿写的好,听懂这话的人,都纷纷善意的笑了起来。

    庄睿所书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的确是寓意很深。

    据《宋史.蜀世家》上所记载,当时的后蜀主孟昶。曾令学士章逊在桃木所制的木板上写下了这副对联,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由于最初是写在桃木上的,所以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能逛书房四宝店铺的国人,大多都是喜爱书法的文化人,有些知道这典故的人,就给旁人讲解了一下,别看只是一副简单的对联,能将其写出来,还是要有很深厚的国文功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