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掌家弃妇在线阅读 - 第473页

第473页

    小家伙听见夸赞,笑得更开了。

    仁王妃见了也是笑了笑,道:“你也知道,我这把年纪了,除了瑞儿,才得了这个儿子,自然是怕含在嘴里就化了的,别的不说,便是他吃喝,也要百般仔细,就怕一个不察着了道去。我们这样的人家,哪敢不小心?”

    秦如薇自然清楚她话里头的意思,便道:“都是做父母的,我如何不懂?只是有时候,您也别太过紧张,杯弓蛇影,反而会影响到孩子。虽说是狠心了些,可真正为他好,咱们就得狠心,只要不是危及性命,他跌了伤了也无碍。”

    “你说的也是在理,心里就是狠不下心来。”

    “生在帝王家,总是要狠心的。”秦如薇看着她,道:“哪怕他是嫡子又如何?没有哪个皇家,需要一个软弱的皇帝。皇者,从来是能者居之。”

    仁王妃浑身一震,瞳孔微缩。

    是啊,他是嫡子,身份是尊贵没错,可夏岚昊却并不止他一个儿子,夏氏,也不会由一个软骨头来承位。

    虽说现在说那个是太早了些,但生在帝王家,自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他走的路,避不过,就只能早早的筹谋了。

    “你提醒了我。”仁王妃摸了摸儿子的光头,道:“不但是他,便是我自己的性命,也都系在他身上了。”

    秦如薇笑了笑,吩咐杨柳:“去把我柜里备下的个匣子拿来。”

    杨柳应了一声,接过她递过来的钥匙,很快就拿来一个小小的匣子。

    秦如薇接过递给仁王妃:“给。”

    仁王妃目露疑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小小瓶子,不由更是疑惑了:“这是?”

    “司徒回来了,这是他和师傅合用了上百种金贵的药材炼出来的解百毒丸,有毒防毒,没有也能强身,总共才三丸,我想,年哥儿需要一丸。”秦如薇淡淡地笑道。

    仁王妃惊讶不已:“这么珍贵,你怎么?”

    “都是自己的孩子,怎么不心疼?你放心,圆姐儿我也给她吃了半丸的。还有,可不是白给你,将来你们可得多心疼着我们圆姐。”秦如薇故作市侩地道。

    仁王妃心中感动,那里不知道这东西金贵,她这般紧张儿子的饮食,不就是怕不小心就中了别人的道么?

    秦如薇如今给了这百毒丸,虽然还是要当心,但到底是有点底气了。

    “多谢你了,你这份情,我和王爷都会记在心里的。”仁王妃握着秦如薇的手道。

    施恩不望报,秦如薇也没就这事说个不停,而且他心中虽也有点小私心,可也是为了年哥儿好的。

    她又将想要给圆姐安排两个会武的丫头,听说仁王那边有人手教导,便也想送两个去。

    “这练武的丫头也是要看筋骨的,你也不必送,回头我跟王爷说了,叫好了,等姐儿大些再送来。”仁王妃想也不想的就道,秦如薇自是谢过不提。

    而这一趟回去,仁王妃回去将秦如薇赠丸药的事对夏岚昊说了,他亦是心存感激,又听说秦如薇要两个丫头伺候姐儿,便也让底下的人准备,表过不提。

    小陌君知道更新慢,事实上,我也想快,毕竟到后半部,可我只想说,我写不来,先不说工作忙,而是我的手,之前也说过,得了腱鞘炎,现在一敲键盘就痛,没有力,有些时候,我是用手机打字敲出来的文档,尽量减小用手的时间,请大家原谅,谢谢!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开窍

    洪德二十四年的夏天,接连发生了几件喜事,先是秦一的媳妇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紧接着不久,二娘也生下了长子,她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级,张家完全是将她当菩萨似的供着了,哪怕张东子大点儿声对她说话,张夫人他们都要斥上一句。

    除了添丁这样的喜事,又由秦二娘做中人,三娘的亲事也定了下来,说的就是当日安抚使同知贾夫人的侄子贾迎。

    贾家称不上大户人家,亦是商户出身,可贾迎却是极有出色,小小年纪就去参军,后又捞了军功回来,如今是个八品副尉,在家中行三,三娘嫁过去也不是长媳,不用主持中馈便是舒心。

    这亲事秦大牛和顾氏都很满意,虽说贾家只是商家,可耐不住人家有个当小官儿的,将来未必就不会有个好前程,三娘这也是高嫁了。

    三娘的亲事定在了来年五月,按着秦如薇的意思,三娘也是秦家的最后一个闺女出嫁,对方又是比秦家高上一级,便打算着多给些嫁妆,如此,三娘嫁过去也不会太过矮人一层。

    秦大牛也是这样的意思,如今魅妆的生意做得好了,家里出息也越来越好,之前又有赏银,三娘也是小闺女,多给些陪嫁她也有底气,于是便作主买了两个铺子,还有百亩良田,再有首饰之类的。

    当初二娘出嫁时并没有这么丰厚的嫁妆,怕张家对此有意见,秦大牛和顾氏商量了后,便又多买了一个铺子和五十亩田添上。

    二娘却是无所谓,贾家的家世要好些,妹妹的嫁妆丰厚些也无他,但秦大牛他们坚持,二娘也就收下了,却是转身就给了公婆打理。媳妇如此上道懂事,张家两老自然十分高兴,也不会要她的,还教她盘些什么生意来做,反正如今孙子也有了,将来还不是孙子的?

    二娘懂事乖顺,又生了儿子傍身,公婆也疼着,日子是过得更舒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