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谢书记这话将台下原本非常抗拒的气氛一下子带动了起来,又许多人的似乎也同开窍了一般赞同的点点头。 陈镇长还是有些不放心,迟疑的看着谢书记,“谢书记,说是这么说,但中央并没有下发文件说可以开放经商,我怕……” “这个陈镇长你不用担心,中央的文件已经下发到了市里,我这次开会回来最重大的收获就是将这份文件带回来。” 张百川将带回来的文件从公文包里小心的拿出来,放在众人面前展示,雪白的白纸上用红色油墨,方方正正的写着‘摆正思想,鼓励经商’八个大字,所有人见到眼眶都有些微红。 十几年来坞城人民放下了流传至今的经商之道,加入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赚工分换粮票,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忘了个干净,而今再看确实是感触良多啊。 人群中又有人道,“那总说经商经商,到底卖什么嘛,难不成我们每个人都摆个空摊子,卖西北风啊。” “就是就是,空谈大论那我也会啊。” “吹牛我也会,要不我跟大家伙再吹几句?” 满室的人又开始有些骚乱,张百川也不说话,反而是背起手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起哄,谢书记和陈镇长见状有些急了,连连示意张百川。 张百川等了几秒,见大家讨论的都差不多了,才终于微微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可以停下来了。 所有人都看笑话一般打量着张百川,就等着看他到底能憋出个什么新花样来。 “刚才有人问我,临水镇经商到底卖什么,我没有卖过,我不知道。” 张百川大大发发的承认,却引起现场一片哗然,甚至还有人说起了风凉话,“不知道你还在这说什么,快下去吧!” “难不成我们要抱着理论卖了换钱不成?” 沐蕴看着他们这些饭都喂到嘴边还要嚼烂了送进去的人,顿时气都不打一处来,自己不会动动脑子吗? 张百川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同志们,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在场的所有人中沐蕴同志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张百川话都还没说完,立马就有人不乐意了,“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能有什么发言权?” “就是,不就是会做点小生意吗,轮得到她来指点江山,谢书记和陈镇长都还没说话呢,什么时候轮得到她了。” 沐蕴虽说没有想过自己会被张百川得以如此高的赞誉,知道自己是受之有愧的,但听着生产队队员那些贬低的话,沐蕴多少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谢书记站起身,望向沐蕴的眼神带着赞赏与鼓励,“话可不能这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管理人我有一套,但论做生意我可比不上沐蕴同志,所以啊我们还是请沐蕴同志同我们具体讲一讲咱们临水镇到底该走哪条经商路吧。” 谢书记能对自己这么肯定是沐蕴万万没想到的,按下自己内心的激动,沐蕴站起身,脸上神情真诚且丝毫没有怯场,清脆的嗓音在整个会议室回荡。 “千百年来坞城就以生活用品,小商品而闻名于世,别的地方没有的我们坞城有,别的地方有的我们坞城也有。” “所以我们啊就要抓住坞城的特点,从小商品上找到突破口,顺应时代的潮流,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刮过来,届时很多人都会来我们坞城经商,我们就可以将一些他们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卖给他们,给自己带来收入的同时,也可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们经商就要有敏锐的嗅觉,善于抓住商机。” “我刚刚所说的将破布条子做成拖把,肯定会有人笑我痴人说梦,但你们想一想,拖把是不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我们利用制衣厂的现成的破布条子再找镇上会做拖把的人一起做,第一节 约成本,第二节约了人工,这样赚到的钱还可以分给每个人参与了的人,一举三得。” 谢书记听完沐蕴的话,直接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沐蕴同志这番话当真是一针见血,我们坞城最出名的是什么?日常生活用品,小商品,所以突破口也就在这里,我们不能够空谈政策,我们更需要的是不断地从实践中得到真理。” 不知是谁首先起的头,会议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这是对沐蕴最好的肯定,大家看沐蕴的眼神也变得不同了,多出了几分的赞赏,少了几分偏见。 红彤彤的告示被张贴在了镇政府的告示栏里最显眼的位置,临水镇的村民纷纷围上来,将公告栏围了个水泄不通,眉开眼笑的看着最新的政策。 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在这边正式从南城吹到了坞城,也是从那年起,坞城的百年征程正式踏出了第一步。 多少年后,每当临水镇的老人家在谈起这场惊心动魄的会议时,总是会免不了夸赞一番那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女,她用最坚定地声音告诉他们,要奋斗,要找准自己的适合自己的路,谱写属于他们坞城人民的奋斗之歌。 ◎最新评论: 【从第一章 开始就有些熟悉感,第一次在小说里看见家乡的故事,我们这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自古以来只能发展小商品交易,改革开放前期,谢书记顶着压力开放市场,造就了繁荣的家乡,谢谢大大讲了这个故事。】 【撒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