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书迷正在阅读:江少追妻路太难、林梢一抹青如画、师尊独宠我[西幻]、逆天狂妃:邪王追妻忙、心疼炮灰皇子后我穿书了、偏要、救世后我成了万人迷、神级打工仔、开亡灵公交车后我成了警局常客、会读心的甜O是个漂亮笨蛋
一直没等到徒弟撒手,又是以这样一个屈辱的姿势被苏夜压在桌沿上,白若一显然有些气恼,这些年没学会尊师重道,怎么反而越来越混账了! 下一刻,他倏然明白了苏夜的意图,一股滚烫灼热的灵息像浑身烫着烈火的小蛇,从手腕一点点钻进白若一的灵脉,探索着、寻觅着,苏夜的体质和白若一是完全不同的,若说白若一浑身冷得像冰块,灵脉里的灵息如潺潺冰流,那么苏夜就是浴火重生的岩浆,一边暖煨人心,一边烫地人体无完肤。 苏夜在检查他体内的灵脉! 猛地意识到这一点,白若一顾不得许多,他强行唤醒灵脉中的灵力猛地推开苏夜,驱赶出他那钻进自己体内的滚烫。 苏夜猝不及防被推倒在地,而白若一由于强行调动虚弱的灵力,急急呕出一口鲜血。 原本以为这片九州大陆修为最为剽悍的辰巳仙尊已经无限接近于飞升成圣的境界了,谁都不会料到这位白衣神祇竟虚弱至此! 苏夜终究是明白了缘由,“师尊,你的灵脉……” 白若一轻拭唇角的血渍,一手撑着桌角,毫不在意道:“才干涸了一半而已,还能撑很久。” “什么叫才干涸了一半?师尊,你不会不知道修为高深的修士的灵脉都是与命数相连的,你怎么都告诉我……若是我知道……我……” 我不会惹你生气,不会让你冒险来救我,一次次为我受伤,更不会…… “你知道又如何?”白若一漫不经心地抿了口茶,冲淡口腔的血腥,“这是我的命数,与你无关,在你拜我为师之前就已经如此了,我……我也早就习惯了。” 习惯了什么? 习惯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灵力一点点从体内流失,再也补充不回来,每用去一点,他的寿数就又少了一点,一寸寸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也要不断操控着禁术,换一人重活一次。 习惯了漫长的岁月,从天明等到天亮,又从黄昏等到破晓,等一个不知何时会归来的人,即使那人已然将他忘记,即使他甚至厌恶他的严苛,曾经温暖的岁月一去不回,他一人在冰冷的井底等过一年又是一年,整整两百个春夏秋冬,整整七万多个日升日落。 若不是怀揣着希望,他又何惧生死,更何况只是一点点流失的生命而已。 回忆纵使疼痛欲绝,可眼前的少年是真实站在他面前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他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置身云栖竹径的栖云殿中,炭盆还在噼啪作响,焚烧着曾经给他希望的那本禁书,桌上的茶杯中还溢散着淡淡茶香,眼前少年的呼吸心跳在安静的室内不难听见。 少年目光灼灼,诚挚又焦急,“师尊,答应我,不要再动用灵力了,以前都是师尊保护我,以后让我来保护师尊!” 这一次,白若一没有拒绝,他含笑点头。 只是他没有看到苏夜在离开栖云殿的时候,回眸深深看了一眼他身后的书架…… 这一夜知道的事情好似噩梦,苏夜至今觉得不那么真切,夜凉,静谧,他再也睡不着,心里头燥热得像冉冉升起的熊熊大火,索性跳进院外的寒潭中,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寒潭的水依旧冰凉刺骨,但此刻的苏夜不同当年,他不再是一个瘦弱的普通孩子,以前能没过前胸的潭水,如今不过缭绕在腰际,他长高了不少,胸膛也结实了很多,早年背后残留的伤疤也被白若一祛除了,只有胸前心脏处那块菱形的疤痕依旧在。 想到白若一当年将他从潭水中拎出,赠他冰绦,收他为徒…… 原来这世上从没有什么事情是巧合,万事皆有因果,前世的因,铸就了今生的果,他们原来已经做了两辈子的师徒了,而他……也觊觎了他师尊,整整两辈子! 在他找出如何化解白若一灵脉枯竭的方法之前,万万不可让师尊再动用灵力了!以前是他蠢!他不知道会这么严重,一次次被师尊以命护着…… 可是书架后那条暗道里,那个枯井下,那具令人憎恶的尸体,还在像个贪婪无度的丑恶虫子般源源不断地汲取着师尊的生命,而师尊,竟然供养了它整整两百年! 白若一说过,那尸体不能毁了,否则困在尸身内的五阴炽盛之毒会散落人间,寻找新的宿主,届时,人间必然会诞生出一个新的魔君,两百年前的人间炼狱会再度重现。 该怎么才能毁掉那具尸体,又能将五阴炽盛之毒扼杀呢? 苏夜愈发后悔自己这么些年不学无术,上古典籍看得极少,别说是扼杀五阴炽盛毒了,若不是白若一亲口说的,他连这毒是什么都不知道。 若论这涿光山最见多识广的人,莫过于君撷仙君了,甭管是上古典籍还是逸闻趣事,又或者是八大仙门、九州百城的不传秘辛,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 打定主意,第二日,苏夜趁着白若一还未起身,轻手轻脚地将茶水早点奉在亭中后,便赶去了洄溯涧。 他没敢透露太多,只磕磕巴巴地问着:“仙君,我有一事请教,仙君可知什么是五阴炽盛之毒?” 君撷正在浇花,闻言他手一顿,转过头定定看着苏夜,“你从哪儿知道的?” “呃……就是一本典籍里看到的,没有太多描述,我又好奇的很,所以来问问仙君。” 君撷只微愣了一瞬,很快又温和地笑了起来,一边侍弄着花草,修枝培土,完全不顾自己衣衫沾上泥土,“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从字面意思来看,‘阴’应当是‘掩映蒙蔽’之意,这里的‘五’可能是佛家说的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行为,应该是指人的五种行为被掩映蒙蔽后人性再难寻回,从而制造各种业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