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于是,驻守边关的杨父便见到了最心爱的两闺女,可不得感谢寿王大婚么,否则,两小娘子还不知何时何地才能来雁门关呢! 晚上的欢迎宴很丰盛,杨家在雁门关的全体人员一个不缺,于是,八娘九娘认识了久闻其名的杨父的两个小妾罗氏和周氏,杨父一人驻守雁门关,总得有人照顾啊,便有了这两小妾,跟着杨父已有几年了。 八娘九娘早就知道家里多了这么两个家庭成员,只是一直没见着。 八娘九娘对罗氏和周氏也算客气,自家就是小妾生的,自然没瞧不起小妾的道理。 宴会结束后,大嫂和三嫂送八娘九娘回房,在路上,八娘就问了,“罗姐姐和周姐姐一直就没怀孕?” 大嫂和三嫂听得直愣神,这小姑子怎么这么喜欢关心人的肚子啊?! 大嫂压力最大,当下便有些讪讪,“罗姐姐怀过一胎的,不到三月就小产了!” “是不是雁门关的水不对啊?怎么老掉胎呢?”八娘挺纳闷的,“大嫂,要不这回你和我回汴京,找汴京最好的大夫看看!” 三嫂想哭,旁人家盯着儿媳肚子的都是婆婆,自家可好,成小姑子了。 大嫂倒有些动心,“回头我和你大哥商量一下。” 回头九娘就对八娘说,“你以后可千万别生儿子,你儿媳妇怕是会被你逼疯的,儿女缘强求不得的,你急什么啊!” 今年下半年要成亲的五郞第二日带着八娘九娘熟悉地形,给八娘九娘买了好多小玩意儿,然后对八娘说了,“日后别催你五嫂……我这有样好东西给你……” 八娘……?! 九娘捂嘴狂笑…… 然后,五郞拿出了一小瓷瓶,小声道:“我在太原出公差的时候,在一老大夫手上买的,祖传秘方。” “有起死回生之效?”八娘眨巴眨巴眼睛,接过小瓷瓶,挺好奇的,有时候祖传秘方很神的。 五郞尴尬了,咳嗽了一下,再咳嗽了一下,结巴道:“不是,那个,你喜欢的,你,有用的,吃了这个,一个月,保你比九娘还瘦……” 这,这……是减肥药?! 八娘想怒吼,我就是稍微婴儿肥了一点点,怎么就到要吃减肥药的地步了?!药都能乱吃么?吃出问题来算谁的?! 八娘肺都要炸了,憋红了脸! 九娘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五郞尴尬得只好找个借口跑了……看来投其所好也是门技术活啊。 八娘大人大量,才不和五郞计较呢,拉着九娘跑去登高感慨,“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九娘道,“我还以为你更喜欢‘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锻,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呢。” 八娘瞪着九娘,九娘耸耸肩,“看着这苍茫塞北,总觉得天也高了,地也阔了,你呀,就别多想了!” 八娘恨恨,“我没想,是你老在提!” 不想回府后,鸽子就说,寿王来信了。 九娘抿嘴笑,八娘郁闷,接过信一看,怒了,“他有病吧?!潘三郞也是猪啊!” “说什么了?”九娘呆了。 “你自己看!”八娘将信扔给九娘,暴走中! 九娘草草一看,也傻眼了,“他没开玩笑吧?潘三郞怎么也跟着胡闹!” 八娘跺脚,“我去找阿爹,让大哥三哥和五哥跟我们一起走,你通知嫂子们收拾行李,咱们马上出发!” 杨父看着寿王的信,不敢置信,然后马上要上报官家!并火速派大郞三郞和五郞带着20人跟着八娘九娘前去与寿王汇合! 新婚燕尔的寿王拉着正宗小舅子潘三郞,在八娘带着九娘离开汴京奔赴雁门关后,没两日就带着双寿和潘虎只身前往辽国上京去了,在雄州给八娘发的信,邀请八娘在幽州碰头…… 第116章 原委 官家捂额,为什么一个两个都这么不靠谱?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么?一个个的都变着法的想气死自己?! 此时官家恨死了赎买燕云十六州的主意,哪个王八蛋提出来的?! 如今是派人进入辽境呢?还是密令边境随时准备救援呢? 派人入辽境,万一动静太大,反而惹得辽人注意呢?可派人在边境等候,万一三郞在辽国身份泄漏了呢? 头疼……脸疼……浑身都疼……一盏茶的功夫,官家的腮帮子就成功的肿了起来…… 官家沉思良久,决定信任潘铠一回,还是在边境等候好了! 可是三郞若被辽人逮了,是发兵营救呢?还是割地呢?还是拿钱赎人呢? 差点得脑溢血的官家灌了杯凉水,然后便去视察自己的小金库了,应该够赎回三郞了吧? 自视了解辽人胃口的官家回头还把给后宫赏赐的东西全给截留了,“做得好是应该的,赏什么赏?!” 然后告诉皇后,宫中应该提倡节俭!现在马上立刻! 官家还琢磨了,现在的这个户部尚书到时怕不会同意动用国库去救三郞啊,可是北伐成功与否,户部很是关键啊,官家挠头……算了,到时再换人,那么换谁呢?官家好一阵琢磨…… 然后没两天,杨继业的密函又到了,官家气乐了,三郞以为是过家家么?怎么就不能约个有历练的呢?!以为是一帮小孩去游学么?! 官家赶紧给杨继业去信,严令其保守秘密,不得泄漏丝毫寿王行踪,好在对于杨继业的安排表示了认可。 寿王妃此时则是在潘夫人面前抹泪,潘铠说是到城郊庄子小住,要静心思考,寿王说是去讨教一二,让人不得打扰。 寿王妃也乐得寿王和自家兄弟亲近,因此,虽然是新婚燕尔,但也对寿王的决定表示了由衷的支持,隔三差五的还派人去送吃食点心,庄子上也隔三差五的送回些时令蔬果…… 然后,在原定的潘铠将起程去太原之际,寿王妃收到了一封来自雄州的信函,寿王和潘铠竟然去辽国了! 寿王妃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赶紧去寻潘夫人,两人急忙进宫,官家也正巧收到了消息,能干嘛?只能先保密啊! 寿王妃内心焦灼不安,面上还得做出个无事人般,还得贤惠的继续给庄子送东西,只能回娘家找亲娘哭诉了…… 潘夫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寿王和潘铠交情不深啊,更关键的是,一个是主和派,一个是主战派,两人话不投机啊,怎么就结伴而行了呢?说好的志同道合呢? 潘夫人其实略有误会,虽然立场不一,志不同,但有时候道却是合的。 官家念念不忘北伐,上次北伐挨了两箭,总是想要一雪前耻的,这不,眼下就开始做准备了,派人去渤海国和高丽游说,共同出兵攻打辽国! 朝中自然有反对意见。 小眼睛不问政事,但是却念着要赎买幽云十六州,一听,官家又要北伐了,这还了得,便进宫去劝了。 官家就说了,辽国如今是母寡子弱,正是好时节,叫小眼睛别碍事,一边待着去! 小眼睛便说了,辽国小皇帝都继位两年多了,还在皇位上坐着呢,那个太后没准是武则天这类狠角色……于是被官家给轰走了…… 而潘铠则是在官家面前争取前锋这一职位,见小眼睛在官家面前碰了钉子,出于好心,便去劝慰小眼睛,赎买也不是不可行,但是更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辽主在位多年,又昏庸无比,赎买倒还可以一试,如今幼主继位,怎么可能卖掉幽云十六州?他敢卖,辽人就敢将他拉下马! 小眼睛便反问了,凭什么认为如今是攻打辽国的好时机啊,谁说寡母就弱的?还有女为母则强一说呢! 两人话不投机,但却不知怎么的,达成了共识,那就最好能去实地考察一番嘛,让事实来说话! 至于谁去实地考察,就没深入探讨了。 然后潘铠便去找小眼睛帮忙,让帮着掩藏一下行踪,小眼睛眼珠一转,便追问了,将潘铠的打算探明后,拍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就说你到我庄子上去小住几日!”然后还嘱咐小眼睛,到了辽国后要实事求是,不能带主观感*彩云云。 潘铠谢过了小眼睛,带着潘虎给潘夫人说了声去姐夫庄子上玩便走了。 哪知潘铠前脚刚走,后脚小眼睛就收拾行囊,给寿王妃说,他要去和小舅子加深感情。 然后命双禄去庄子上打掩护,自己带着双寿去追潘铠。 小眼睛只是会骑马而已,这骑术怎么会追得上潘铠呢? 小眼睛是咬着牙,大腿内侧给磨出血也忍着没喊疼,昼夜兼程,一天只睡一个时辰,愣是让他在雄州的出关口截住了潘铠!潘铠这家伙将脸涂得黑乎乎的,小眼睛真没认出来,小眼睛和双寿认的是马,潘铠的坐骑! 看着两熊猫眼,走路一瘸一拐,浑身散发着汗臭味,马臭味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味道的,衣服已看不出颜色的小眼睛,潘铠惊的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你先休息。”潘铠只能带着小眼睛转回客栈,先拖延时间。 小眼睛拉着潘铠的袖子,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别想甩了我,必须得带我去!你敢告密,咱俩可就结大仇了!” 双寿也苦着脸说小眼睛的不容易,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罪呢,晚上赶路都摔下马好几次呢,“王爷现在身上肯定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潘铠除了恨自己为什么晚上要打尖歇息外,还能干嘛…… 潘铠勉强应了,小眼睛不信啊,非要拿绳子将臭烘烘的自己和潘铠拴一起,潘铠捏着鼻子,又不能动手,桑心啊…… 小眼睛这还不放心,又命双寿去寻铁链来,铁的结实! 潘铠动容了,从不知道寿王竟然还有这韧性…… 于是潘铠以潘家列祖列宗起誓,表示一定会带小眼睛去辽国,小眼睛这才去洗了个澡,睡了个一天一夜。 睁开眼第一句话就是问,“潘三郞呢?!” “没走!”潘铠没好气道! 小眼睛这才慢条斯理的起床,瘸着腿走到桌子边吃东西。 潘铠还是比较担心小眼睛的安危,想在雄州借点人手。 小眼睛便对潘铠说,“要对自己有信心嘛!我都信你,你怎么反而没底气了呢?咱们又不是去打架!溜达溜达而已嘛!人多反而容易误事!”顿了下,又对潘铠道:“要不将八娘和九娘叫上?八娘会说,九娘能打!” 潘铠听小眼睛这么一提,立马答应了,想来杨继业不会傻傻的只派两小娘子来! 小眼睛还冲潘铠摇头,“八娘九娘没准接了信偷偷来,呵呵!” 潘铠哽,那也只能认了! 潘铠便跑到驻军,拿出潘家的信物,从军方将三封信函加急发了出去,然后便带着小眼睛出关了…… 第117章 汇合 三年前辽景宗去世,30岁的萧太后萧燕燕将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推上皇位,自己摄政。然后任命耶律休哥镇守幽州,宋太宗第一次北伐时就是败于耶律休哥手下。 耶律休哥到了幽州后,开始休养生息的政策,也就是让老百姓日子好过些,并加强了军队纪律管理,严格训练之际,严禁扰民。 因此,小眼睛和潘铠出了雄州,向幽州行进之际,并没见到民不聊生之惨状,汉人和契丹人相处得竟然还算不错。这简直大出小眼睛和潘铠之意外,“辽人不可小窥!” 小眼睛可以断定萧太后不是泛泛之辈,对赎买之计策头次生出了无力之感,这么英明的人会卖地?不扩展疆域就谢天谢地了! 潘铠倒是更坚定了北伐之决心,“宋辽必有一战!”自然要在辽国未做大之前主动出击了! 小眼睛虽然不懂政治,可是见辽国对燕云十六州的经营,也知道辽国所图甚大,叹气道:“民心思稳。”自唐末以来连年战乱,老百姓早就期盼着和平了,如今辽国这么一施政,官家北伐,幽州百姓一定会骂娘,骂官家的娘!可大宋不出击,等辽国经营好了,日后更加艰难,难道就真的只能天天盼望辽国出一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