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DVD产业
书迷正在阅读:夫人芳龄三岁半、女配她慌得一批、娱乐从拍巴啦啦小魔仙开始、嫁给反派小叔子(穿书)、宁先生,别来无恙(一染成瘾)、荒野之绝境求生、小祖宗,到我怀里来、医等狂兵、反派娘重生后的团宠生涯、等待(百合ABO)
截止到七月底,《钢铁侠》的北美放映院线数量只有不到400家,当日票房产出下落到20万美元以下,北美市场基本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但在长达十五周的时间里,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达到3亿8124万美元,将包括《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在内的所有暑期档影片都压在了下面,是当之无愧的2006年度北美暑期档冠军。 在丢掉这个位置两年之后,杜克又一次称雄暑期档。 不过,《钢铁侠》的海外表现相对逊色一些,几乎同样的时间段里,影片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拿到了3亿1266万美元。 《钢铁侠》的全球票房相加高达6亿9390万美元。 虽然总票房额无限接近7亿美元,但《钢铁侠》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增加已经乏力,最终能不能超过7亿美元大关,杜克和华纳兄弟也不好说。 有些人肯定想把《钢铁侠》的最终票房数字推过七亿美元,特别是从长远来看,这对漫威系列的计划有益无害,漫威的高层已经准备好了一笔资金,随时都可能投出去。 除此之外,《钢铁侠》的dvd发行也在筹备当中,只等影片耗尽北美最后的票房潜力,就会上市敛财。 进入新世纪以来,dvd可谓是好莱坞各大制作发行公司收入的重头之一,甚至说是好莱坞在依靠dvd赚钱都不为过,一些例如《蜘蛛侠》和《魔戒三部曲》之类大热的影片,仅仅在北美一地,dvd首周销量就能突破一亿美元,那些能进入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影片,除了极其个别的例子,最后的dvd大多能卖到一亿美元左右。 dvd的制作成本远远低于曾经风靡一时的录像带,最多不会超过制作发行方卖给销售商批发价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即便算上营销和其他成本,利润率依然恐怖。 一般来说制片方会给承销商提供一笔大约百分之五左右、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的宣传推广经费。 还有租赁,租赁的分成比较复杂。 首先会由租赁商给出一个底价,就是说不论这片子有没有人租,制片方都可以从租赁商那儿拿到一笔钱,大约每张3到10美元。 然后租赁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正常租赁费是主要的来源,另外如果租出去的碟没有按期归还,租赁商将按照自动销售掉处理,即按照销售价扣租碟用户的钱,现在一般的方式,制片方从每一次租赁收入里抽1到2美元,价格按照此片的票房数字决定。 也就是说票房越高的影片抽成比例会越高,所以票房是一部电影能够盈利的基础。 如果是销售的话,也有一个每一张抽的比例,这个数字较高,大约在5到10美元。 租赁费不是永远都计入的,按照合同有一个有效时间,大约是50周左右,当到期之后,租赁商必须销毁一定比例的dvd,将剩下的或者退还给制片厂,或者按照每张一定的价格买下来。 单一一部电影,如果是热门影片,制片厂能够从单独一家租赁商那里赚到500到800万美元,这还只是租赁部分,销售部分的比例要比这个更多,也就是说一部热门影片好莱坞从dvd里可以获取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收入,而这笔收入几乎都是净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说好莱坞在靠dvd赚钱。 但是,所有注意过相关数据的人都很清楚,dvd的鼎盛时期即将远去,今年华纳兄弟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好莱坞的dvd销量比2005年上半年下滑了百分之六点三。 虽然好莱坞的dvd产业依然维持着近20亿美元的规模,但眼光长远的人不难看到,这种辉煌延续不了太久了,甚至未来的三到四年就会急剧衰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观众厌倦了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好莱坞电影的受众并没有萎缩,但随着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兴起,那些构成电影市场主流的青少年,纷纷将目光转到了网络点播和网络下载方面。 没有人能比杜克更清楚,电影在互联网上的兴起,直接让好莱坞的dvd产业规模缩小了三分之二。 好莱坞永远都不缺少精英,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一点。 一方面,制片商也开始寻找降低成本的办法,以确保每张光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在采取防御性措施的同时,各大制片厂也在为电影彻底从银色光盘上消失的那一天做着准备。 电影未来的线下发行必然会更多的依赖网络或者有线卫星电视公司的按需点播服务,媒体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这一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亿美元,仅去年就激增了接近百分之二十。 华纳兄弟和公爵工作室都在未雨绸缪,计划未来不再等电影的dvd上市几周后再发行网络或者付费电视版,而是将它们同步推出。 如此一来,可以吸引那些不会去买dvd的年轻人。 另一个正在酝酿的转变是,让观众在电影公映后即可下载网络版本,而且这也可以是在dvd发售前,这种尝试可以从客户那里收取提早观赏高清版影片的额外费用。 可以说,电影从院线下档,如何利用互联网盈利,是目前各大公司研究的重点。 甚至,有些人的眼睛,也瞄上了影片的网络收益这一块。 众所周知,好莱坞从来都不是互亲互爱的白花花良善之地,可以说好人和心软的人在这里基本没有生存空间,这个产业吸引了无数的人和公司,以资本、名望和利益在不停争斗,这种争斗也体现在了好莱坞几大协会之间。 好莱坞最著名的协会,无非是制作人联盟、导演工会、编辑协会和两个演员工会,这四个协会之间同样存在矛盾和利益纠葛。 当然,基本都是制作人联盟与其他协会间的冲突。 目前,制作人联盟与编剧协会间的合同即将在2007年底到期,代表制片厂利益的制作人联盟已经与编剧协会开始了初步的谈判,但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制作人联盟也不想轻易满足编剧协会的条件。 1988年,编剧协会曾经号召编剧举行了长达22周的大罢工,借此从制作方手里,拿到了录像带和电视播放收入的固定比例分成权限,如今他们盯上的是影片的互联网收益。 不止是编剧协会,导演工会和演员工会同样也要求分享这一块收益,但他们遇到的是与编剧协会完全不同的待遇,虽然跟制作人联盟也存在重大分歧,却有谈的余地,而不是像编剧协会那样,直接被制作人联盟拒绝。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编剧在好莱坞的地位。 剧本是制作影片的基础之一,但在相当多的项目中,却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杜克很清楚,制片人联盟会向导演工会和演员工会做出一定的让步,却轻易不会向编剧协会退让。 未来的罢工根本不可避免。 他知道罢工肯定会发生,清楚罢工会影响到他的收益,却无能为力,这种源于利益上的冲突,也不是一个人或着一个小团体就能解决的。 实际上,哪怕是罢工取得效果,好莱坞编剧的地位也不会有多少提高。 如今所有人,包括制片公司的人都认为好莱坞电影最大的弱点在于缺少原创,也可以说是好莱坞体系在尽力打击创新,制片人害怕创新带来的风险,因此他们宁愿拍续集或改编一本畅销书和漫画,也不会去支持所谓充满了创意的新剧本。 比如让杜克来选,有人向他推荐剧本,一个是新奇的故事和结构的本子,只需要投资5000万美元;另一个是热门漫画改编显得烂俗的剧本,投资要8000万美元,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好莱坞百分之九十九的制片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剩余的百分之一,收下充满创意的剧本后,一般情况下会束之高阁,个别人或许感觉有点意思,弄到所谓的好莱坞剧本黑名单里,然后挂上很多年,慢慢等待有人肯投资…… 在好莱坞这个电影大工厂里,绝大部分影片哪怕是文艺片都要符合流水线的规则,剧本更不会例外,哪怕是像《黑暗骑士》这样的本子,杜克在弄完大纲和人设后,就交给了下面的编剧团队,总计有22个编剧参与了这个剧本的编写。 这些编剧分工明确,分辨撰写了影片的政治戏、爱情戏、动作戏……就连对白也被分为威胁类、爱情类、幽默类、动作类等分别撰写。 《黑暗骑士》这样规模的电影,必然是好莱坞流水线的产物,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如果不以流水线的模式制作的话,华纳兄弟非要发疯不可。 随着八月份到来,《黑暗骑士》的筹备工作越发的忙碌,杜克也在华纳制片厂、休斯飞机厂和芝加哥之间跑了数次,实地考察准备进度。 或许是《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成功带来了一定的宣传效果,芝加哥政府给予了《黑暗骑士》大力支持,市长也跟杜克见了两面。 等八月中旬杜克从芝加哥回到洛杉矶时,见到了消失一个多月的希斯?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