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自有妙招
“怕。”唐沐辰的回答干脆利索。 “我也怕。”苏小锦幽幽的说了一句。 房间很安静,安静到他们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我不怕火,也不怕死亡。我怕的是再也看不到你。”最终,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从她美丽的眼睛里滑落。 唐沐辰身体为之一振,下意识的把她抱的更紧了。 我又何尝不是! 孟晓灵百无聊赖的坐在床榻上,手里摆弄着父亲派人送来的紫檀木手串。这个东西还真是好闻,一看就是其他人送给父亲的礼品。只是他不舍得留下,让孟晓灵母亲送来供她赏玩。 这时,一个小婢女挑着帘子从屋外走进来。看她神色紧张,又脚步匆匆,似乎有要事相告。 孟晓灵冷漠的看了她一眼后,讲手里的珠子放下。她最近无聊的紧,对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兴致。 “夫人,老夫人请你过去一趟,说有事跟你商议。”婢女跪下来,恭敬的说道。 孟晓灵冷笑,这个老巫婆能有什么跟自己商议的。无非是前些日子母亲来看自己,惊讶她身子消瘦,令孟氏好好照顾自己罢了。 说起孟氏,好歹也是自己的姑母,可是为人心狠手辣,又对她处处防备,她也不再顾及昔日的情分,早就改口叫婆婆了。 孟晓灵不耐烦的缕缕头发,她找自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个女人,从头到尾不过是利用自己罢了。 “不去,跟她说我身子不爽。有什么事儿以后再说。”她挥挥手,示意婢女赶紧去回绝了她。 婢女跪在地上不动,抬起头看四下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 “夫人,好像与小侯爷有关。” 听完这话,孟晓灵立刻就坐直了身体,精神也好了很多。方才那个病怏怏的姿容一扫而光。 “此话当真?”她突然想到这个婢女好像不是自己屋里的,脸上露出一丝犹疑。 婢女点头,态度很是诚恳。孟晓灵也不再怀疑,从床榻上下来,对着铜镜整理一下自己的妆容后,带着贴身婢女雅柔出了门。 上次,苏小锦和秦文雅去寺庙烧香拜佛,一宿未归。她当时以为可以趁机而入。没曾想,她刚梳洗打扮好,孟氏就派人送来一部女眷守则,让她照着抄写一遍。 她知道孟氏这是有意为之,生怕她趁着苏小锦不在去找唐沐辰,生怕她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唐凡戴一顶绿帽子。 还好,她早有打算,命婢女穿着她的衣服坐在窗台前执笔书写,自己则穿着下人的衣服趁着夜色溜了出去,一路狂奔向唐沐辰的房间。 眼看胜利在望,不料前方草丛里钻出来两个黑衣大汉,二话不说,扛着她就跑。她心里害怕,想大声呼救,下一秒一个抹布就塞到嘴里。 看到对方有备而来,她也不再慌张,就想看看幕后主使是不是自己这个好姑母,好婆婆。 果然,到达房间里,孟氏正怒气冲冲的端坐在凳子上瞪着自己。 孟晓灵刚想说话,孟氏就朝着自己大喝一声,还不跪下! 她来不及反抗,膝盖就受了重重一击,不用说,自然是她左右两个黑衣人作为。孟晓灵愤愤的抬头,心想你们给我等着,看我日后怎么收拾你们。 孟氏自然知晓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同样怒不可遏的看着她。人证物证俱在,她还不思悔改! 孟晓灵不服气的回看着她,有本事把她嘴里的抹布拿掉啊。这样,她怎么回答她的问题。 孟氏冲左右摆摆手,示意他们给她松绑。孟晓灵揉着被捆麻的胳膊,心生恨意。 “我不过睡不着,走出走走,姑母你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她自恃孟氏不敢把自己怎么样,不甘示弱的反问。 孟氏冷笑连连,不愧是孟家的女儿。大难临头还心怀侥幸。事到如今,她还想着狡辩。可惜呀,她那些小聪明哪里逃得过她的眼睛。 孟晓灵心里开始寻思如何自保。孟氏疼爱儿子,自己又隔三差五的打唐凡,怕她心里对自己早积怨已深。今日若趁此机会对自己下手,她该如何自救? 正心思捣乱之际,听到门外传来唐川的声音,似乎在叮嘱他早些备下轿子,他明日一早要进宫。 “父亲快来,母亲晕倒了!”孟晓灵大喊一声,吸引门外唐川的注意力。 孟氏听她这么胡说八道,脸色变了一变,她急忙冲两个黑衣人着手,示意他们赶紧退下。 两个黑衣人一跃而起,躲在房间的屋梁之上。刚站稳脚步,门哗啦一声被人推开了! 唐川看着端坐在凳子上的孟氏,一脸不悦:这么晚了不睡觉,在这里吵吵什么? 孟氏不敢搭腔,低着头诺诺的点头。而本来站着的孟晓灵这会儿却跪在了地上。 “父亲救我,母亲她恐吓我要再生不出孩子,就要让唐凡休了我。”她眼泪汪汪的爬到唐川跟前,拉着唐川的锦袍哭个不停。 唐川看她鬓角凌乱,妆容也花了大半,心里生出怜惜之情。不管怎样,他与她父亲孟尚书同朝为官,哪里能让她的掌上明珠受这种欺负。 他伸出手,将孟晓灵从地上搀扶起来。 而不远处的孟氏惊愕的抬头,她从未说过这样绝情的话。孟晓灵这是血口喷人! “侯爷,我没有,你听我……”她急急的走上前,拉着唐川的胳膊欲解释。 岂料,唐川猛然甩开她的胳膊,目光厌恶的看了她一眼。 “身为主母,你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媳的?难怪下人们看到你一个个噤若寒蝉。你若再这么横行霸道,管理候府的大权就交给苏小锦吧!”说完,他就拂袖而去。看着他大步流星的走出,可想他气的不轻。 孟氏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她回头看着孟晓灵,刚才那个哭的梨花带泪的女子正浅笑如花的看着她,脸上带着得意的笑。 孟氏怒极反笑:“好好好,真是小瞧了你,你回去休息吧,今日之事就当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