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书迷正在阅读:反派的原配重生了、轻易沦陷[娱乐圈]、清穿咸鱼六皇子、婚色缠绵、快穿节操何在 小炒肉、《疯狂勾引哥哥怎么破NPH》、闹春(高H)、【快穿】软萌易扑倒(高H)、在逃生游戏里扌……、被学神支配的恐惧[娱乐圈]
沈如晚摇了摇头,含笑道:“许是这季节让人犯懒了。” 刚开始她睡不着,翻来覆去,后来迷迷糊糊睡过去后,就觉得身子特别沉。 青荷帮着沈如晚梳洗换了衣裳后,午膳已经送了过来。 沈如晚喝了一口温水,看着摆满桌子的菜肴,不知怎么的有种腻味感。 就连她平日里喜欢的樱桃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筷子。 青荷见沈如晚对桌上的菜都没怎么动,小声的问道:“王妃是这些不合口味吗?要不要让厨房另做一些来?” “不用了。”沈如晚拒绝了,“可能是我睡太久,不是很想吃。” 沈如晚夹了些青笋就这吃了小半碗饭,便吃饱了。 青荷让人将这些菜撤下去。 给沈如晚递上一杯热茶,又端了一盘糕点过来。 沈如晚让她放在一边,吹了吹茶盏,闻着淡淡的茶香,舒服了许多。 裴秀秀过来时,沈如晚靠在榻上,一手翻着书,一手捻了一块山楂糕在吃。 沈如晚见到她,诧异的道:“秀秀你没和裴公子一道回京城吗?” 她记得楚执跟她说那位裴公子当天便会启程回京城,她以为秀秀会跟他一道走。 “我哥哥说,现在还不是回京的时候,让我跟着王妃身边。”裴秀秀觉得这两天跟做梦一样,她知道家中没有放弃她,她哥哥为了找她被抓到了山里。幸好哥哥平安无事,也让她特别感激摄政王和王妃。 沈如晚让裴秀秀坐过来,“那敢情好,我正愁着你离开后没人陪我说说话呢。等这边的事情结了了,到时候我们一块回京城。对了秀秀,都说了不用叫我王妃,唤我晚晚就好。” 裴秀秀腼腆的笑了笑,她道:“听青荷说,你午膳没用多少,是受了凉不舒服吗?要不要让廖大夫过来给你看看?” 沈如晚吃完手上的山楂糕,笑着说:“哪有这么娇气,就是起晚了不太想吃。青荷那丫头怎么什么都跟你说。” 裴秀秀道:“青荷就是关心你,怕你不舒服呢。” 沈如晚失笑,“那秀秀今日你就陪着我用晚膳吧,我多吃些,让你和青荷都好好安心。” 两个说了一会儿话,外面又下起了大雨。 裴秀秀看着阴沉沉的天,忧心的说:“这雨真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还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无家可归。” 沈如晚缓缓地坐起来,问道:“是闹水患了吗?”这雨连续下着好多天了,她也正担心这个。 裴秀秀点了点头,“昨天听我哥哥说,有一些村庄被淹没了,难民们只能逃到青州城。” 她心中感慨,这青州真是多灾多难,前有匪患,这会又闹洪水。 沈如晚沉吟片刻,她让青荷去请刘氏过来。 刘氏心中本就惴惴不安,她担心庄心蕊的事惹怒了摄政王妃,所以今早她过来请安便被打发回去了。 这会听到东园的人请,她赶紧过去了。 本以为会受些排头,却不想王妃根本就没提庄心蕊一事。 听了王妃所说的话,刘氏吃惊的道:“您是想施粥?” “嗯,这些钱会由我这边来出,刘夫人您帮着选个地方,派些人维持秩序便好。要是可以的话,再找些人搭些棚子让难民有个休息之处。”沈如晚想着,她的夫君在剿匪,她帮不上忙,可给这些无家可归之人一碗热粥,她应是能做到。 刘氏自然一口应下,“王妃大善。这本该是我家老爷是分内之事,如今还让王妃操心,实在惭愧。王妃放心,妾身一定会办好。” 刘氏回去后就去找了庄卓。 庄卓正愁着朝堂一事,还没来得及去管那些难民。 他听到刘氏所说,便重视了起来,马上着手让人去办。 庄卓自言自语:“这种时候搭棚施粥,真是妙啊。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老爷也在帮他。” 刘氏不解,见庄卓没有解释,她也没有多问。 第二日刘氏早早的就来了,她满脸笑容的说:“王妃,施粥的地方已经选好了。就在青州城的双云寺,那边宽旷可容纳不少人。棚屋也是在搭建中,不少人知道那是给灾民用的,都主动过来帮忙呢。王妃,您要不要亲自去瞧瞧?” 沈如晚点了点头,她既然要做这事,定要亲眼去看看。 好在今天天气虽阴沉,却没有下雨。 裴秀秀也主动要跟着去。 留下来保护沈如晚的晋七知道她要去双云寺施粥,亲自驾车并带上了不少护卫。 沈如晚坐在马车里,看着外头的街道,虽然也还是如往常一样热闹,街上乞讨之人多了,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人神情麻木的张望着。 街上乞讨的难民之中,正互着消息。 “老三,听说双云寺那边要施粥了,快点过去,要不然就没了。” “前几日双云寺不是施粥了吗?那汤水里面捞不出几颗米啊,就是一碗米汤罢了。” 有人道:“你可不要抱怨了,双云寺的和尚们都勒紧了裤腰带,跟着咱们喝那米汤,运气好还能有几片菜叶子。” 一个饿的脸色发青的老妇人问道:“昨儿不是因为实在没有米了,米汤都做不出来了,才停了施粥吗?怎么今日又施粥了?” 有人指了个方向说:“听说是有贵人在那边连夜搭了棚子,要施粥呢,还请了人在空地上搭棚给人避雨落脚。” “还有这等好事?阿平家媳妇快把娃抱起来,咱们也快去瞧瞧。”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贵人啊。” 第九十一章 …… 沈如晚和裴秀秀都带着帷帽从马车上下来。 一个简易的大棚前架起了几口大锅, 三条长长地队伍排在前头,仆妇们搅动着大锅里的粥,给排队的灾民们发粥。 虽然人多,有着知州府派过来的护卫, 没有出什么乱子, 都安分守己的等着轮到自己。 刘氏引着沈如晚走到粥棚了, 沈如晚看到大棚里的粥, 都很粘稠,用料足,能够让人吃饱。 粥棚之中的仆妇见到她们过来,纷纷行礼。 这让排队的人已经周围等待的人,猜测来人的身份。 “那应是官眷吧?” “可不是, 那一位传青鸦色衣裳说着话的是知州夫人呢, 以前见过她带着家眷到双云寺来上香。” “那另外两个呢?难不成是知州家的姑娘们?” “不太像啊,那知州夫人的态度过于恭敬了,似乎是在听那两位姑娘的意见呢。” “我知道那是谁。” 好事者们都朝那人看去。 那人神神秘秘的说:“朝廷派来青州剿匪的摄政王家眷就住在知州家中,我看啊那两位贵人只见定有一位是摄政王妃。” “嚯!听你这么说, 我也想起来了。没想到这摄政王妃看起来似乎年纪不大,还颇为低调啊,连脸都没有露。” “哈哈哈,你小子是想瞧瞧人家长什么模样呢,真是痴心妄想, 这种贵人怎们可能让你瞧见容颜呢。” “不过还亏得这位王妃, 要不然咱们可没有这么浓稠的粥喝呢。” “摄政王在青嘉山平匪患,这位王妃在后方施粥,看来有些事情得亲自见一见才知道,不能瞎听那些传言。” “说的也是。我家有亲戚住在青嘉山附近的, 她那个被山匪抓走的大儿子,前两天回家了。” “我也听说了,救出来的人有些家去了,有些因为全家被山匪杀绝的了,则跟着那些兵一起在青嘉山里继续抓山匪的余党。” 这些人在聊着听闻,不远处混在人群中几个粗布衣裳的汉子目光凶狠的往这边看了一眼,又扫了扫周围,迅速低下头。 沈如晚的在粥棚中亲自给帮着舀粥,有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有怀中抱着幼儿的妇人,有失去双亲的孤儿,有衣衫褴褛的汉子,当他们捧着那碗粥,眼睛中有光。 身体孱弱幼小的人们,捧着粥安静的道搭好的棚子里面坐下,有些年轻健壮的人喝完手里的粥,则会主动去正在搭建的棚子里帮忙。一些年轻的妇人,也在施粥的棚外张望,看能不能搭把手。 生活一时的苦难,不会将他们压垮,就像是在石缝中的草,坚韧顽强的生长。 看着眼前的人生百态,沈如晚心中感慨万千。 不管是发生什么纷乱,灾祸,苦的还是平民百姓们。 但愿她的微小举动,能够帮一点便是一点。 希望这些人眼中的光,不会消失。 看着这些努力的活下去的人,那么混在人群中企图占便宜的,耍赖的,还有举动颇异的在沈如晚眼中格外的打眼。 隔着帷帽,她盯着一个身穿粗布补丁衣裳的汉子看了几眼。 这些排队领粥的人,对那份粥十分的看中,不管是自己喝还是端回去给家人喝,都小心翼翼的护着,唯恐撒漏了一滴。 而那汉子端着粥的动作随意,脚步迈的大,满满的一碗粥随着他的大步子,从边缘洒了一些到他手上,他嫌恶的甩了甩手。 有小孩子嬉闹追耍,不小心往他身上撞过去,沈如晚发觉他的反应是抬脚起来,却不知是在顾忌着什么,最终只是不耐的将小孩推开。 若是他没有收回腿,是不是就直接踹过去了? “晚晚,你怎么了?在发什么呆呢?” 裴秀秀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沈如晚才回过神来。 沈如晚问道:“怎么了?” 裴秀秀示意她看身后,“双云寺的主持来了,让我们去后面的禅房休息。” 沈如晚看过去,一个慈眉善目的年长僧人站在棚外,刘氏在他身边说着话。 沈如晚本想拒绝,可想到刚刚看到的一幕,她答应了下来。 当沈如晚和裴秀秀走出粥棚,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跌跌撞撞朝她们这边跑过来。 那小女孩还没近身便被护卫拦住了。 小女孩害怕极了,举起手中雪白的栀子花手环,带着哭音细声道:“姐姐,姐姐,给你们的。阿娘说要谢谢恩人。” 小女孩乌黑的眼睛又圆又大,期盼的看向沈如晚。 沈如晚不忍,对护卫道:“拿过来吧。” 护卫检查那栀子花手环没有问题,再交给青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