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海浪的声音卷携着这个城市的夜晚和人声散落在风里,可是还是能隐隐听到那家店门口的人在唱海阔天空。 刚刚唱完开头那句是“寒夜里看雪飘过”,似乎在度假岛格格不入,却因为无人知晓它的意思,好像只要懂那份浪迹天涯便够了。 人好像就是这样,在异乡听到熟悉的语言,会立刻生出亲近的念头。 唱歌的人似乎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知道这首歌,还对他们笑了一下。 吃完饭他们把剩下的现金都留给了那个唱着“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歌手,然后开车去了十几公里外的一个荒无人烟的港口,那里仿佛是海岛上的一个秘密,茂盛着一片森林。 那个留着卷密长发的歌手是个背包客,走到哪唱到哪,用歌换旅费,他问糜知秋他们想听什么,糜知秋就问他在这个城市最喜欢什么地方,于是那个歌手扫了一个和弦,说去年夏天的这里可以看到萤火虫。 正好拥有机车和睡不着的夜晚,于是他们两个铁定会熬夜的人来这里撞撞运气。 结果糜知秋和夏炘然确实没有找到萤火虫。 热带海岛的温度太具有迷惑性,让人错觉夏日已盛,实际上夏天才刚刚冒出头,没有给萤火虫繁衍的机会。 于是他们用车载放音乐,坐在那里看远处的海,海浪卷着砂石扑到沙滩上偷笑他们两是笨蛋。 这地方大概是因为没有人,所以黑到夜空似乎在发光,远处唯一的一盏路灯一分钟闪一次恐吓着两个千里迢迢过来发呆的人。 糜知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很好笑,“就当我们是来看海的。” 夏炘然笑起来,“我们的酒店窗户外就是海。” 深夜的海是墨色的,不同于白天蔚蓝的包容,似乎带着令人敬畏的深沉,海浪卷着海底的声音趁人类歇息出来放风。 糜知秋感觉夏炘然拉了自己一下,于是看向他,“怎么啦?” 夏炘然正指着一个地方,糜知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发现草丛里有一个小小的亮光。 微弱到他眼睛适应了这么久黑暗,才能发现。 只此一颗,忽闪忽闪的流萤。 第54章 远近 旅行回来后的糜知秋是一只树懒,抱着被子就像得到了树栖生活,挂在床上。 糜知秋妈妈过来拍拍他颜色晒断层的腿,他便把腿藏进被子,楼下麻将声不断,他就把脑袋也塞进被子,露出一点后背,就像蝉蛹孵化过程中,蛾子快要伸出翅膀的时刻。 糜知秋的疲倦让人以为他每天都跟着旅行团早出晚归,夏炘然是亲身体验的人,只能合理怀疑糜知秋之前有白天背着自己偷偷出去玩,“只是傍晚出门吃个饭这么累的吗?” 夏炘然的声音被手机过滤完有些失真,那点笑意因为话筒不断放大。 糜知秋认真解释起原理,“我们法师平时消耗的是血条,旅行消耗的是蓝条,这不一样。” 言下之意就是出远门就算睡觉也很累。 夏炘然听着他的歪理,附和得和真的一样,“这位魔法师辛苦了。” 邻居家的小姑娘和麻将声一起如约出现在暑假,扎着两个小辫子,似乎每个月都在长高。她正在开始思考的年纪,会问糜知秋是不是长大后,人和人就会越来越远。 这问题有些哲学了,高深得不像一个小姑娘问出来的。糜知秋学不会对小孩子嘴瓢,盘问了一圈终于听懂了,这句话翻译过来其实是“小学的朋友是不是渐渐地不会再联系了?” 小学的朋友。 这个名词对糜知秋来说太远了,上一次触碰到都是以十年为单位了,听上去莫名有些可爱,就像一个几岁的宝宝问已经是初中生的小姑娘,“姐姐长大就不喜欢童话了吗”,有的问题跨越年纪去回答很容易草率。 傲娇的初中生可能会回答,当然,那是什么幼稚的东西。 成年了的糜知秋下意识也想说,朋友大多是阶段性的,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少,长大后也许就不会再想这个问题了。 但他看了看小姑娘在光里整个人软乎乎的,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她,但不该和跟大人说话一样和她说这些话。大人总爱说得清冷,把不美好表现得理所当然,好像不在乎才是成年人该持有的态度。 糜知秋蹲下来想了想才和她说,“聪明的人是会维系友情的,如果你够聪明,就不会越来越远。” 人和人之间总是会有各种距离,远是相对的。 小学的远是坐在教室的最左和最右,初中的远是不在一个班,高中只要在一个学校就不算远,大学了似乎同一个城市就是近。 二十岁的糜知秋觉得生活在同一个时区就是足够靠近,有时差的夏炘然是远,没有时差的夏炘然是近。 糜知秋妈妈的时代,人和人见面只有约定和遥遥无期的等待,换一个号码也许就是永别。网络和智能的出现让人和人能够形影不离,可是这个时代长大的孩子,还是会问关于疏远的问题。 小姑娘似乎真的迫切知道“维系”是怎样的东西,瘪瘪嘴低头看书一副明白了的样子,但又忍不住向糜知秋提问,“那怎样才算聪明?” 相处是门太大的学问,常年处于被动的糜知秋一时间有点回答不上来,只能描述得很抽象,“君子之交淡如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