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草木染(3)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是《诗经小雅》里的诗句,它记录了一种传统工艺。 是用草木为布匹麻线染色的传统工艺。这种取材自山川大地,借助自然本身的魔力,顺应四季变化,依节气时令染出不同的颜色。 从诗经的记载来看,植物染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然而自一百年前,西方化学染料传入中国,植物染逐渐沉寂,淡出人们的视野。 如今,植物染又渐渐重回入人们的视野。在工业染色已经完全满足人们色彩上的需求时,植物印染为什么又能重新受人们追捧呢? 也许时因为工业社会下人们意识到,工业对自然的破坏和污染,而这种以草木为原料的染色艺术,它应是这个时代最具环保的自然之美。 在日本,有一种工艺叫做“从前慢”。这个名字略微有些文艺,但却是它最真实的写照。这种方式下,染一匹布要耗上两个月的时间,与当下的工业染色发来说,是相当于蜗牛速度。 但这种“慢制作”却被日本人被奉为上品工艺。 日本素来崇尚匠心,于事就有人说“从前慢”的出现,是日本独特的味道。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前慢”就是中国古老的植物染工艺。 染匠,他们对自然有一种独特的热爱,能自信观察、感悟自然,从织染中寻找美,寻找独特色彩的存在。并把这些自然色彩提炼在布匹上。 那些用诸多植物命名的颜色,如栀子色、栗色、姜黄色,准确且亲切,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在场感。 在这个复杂的快节奏时代,草木染就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它来自于天然植物、中药材、花卉、蔬菜、茶叶等,从花果的根、茎、叶、皮等部位提取染液。 草木染所赋予织物的奇特之处在于变幻的自然色泽和赋予植物沉静安详的气质,而且有一种草木的清香。 它经双手浸染,又在水中沉淀,最后由阳光晒暖而着色固定;它有自然和时间的记忆,也有手作的温度。初经水洗,虽略有褪色,却正如岁月漂洗的颜色,有一种宁静的、生活的味道。 有人说,草木染是由生命的。这些取自山川大地的植物,因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萃取出的染液也会呈现出不同色泽,每一次染色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植物的纯净色彩,让人们看到那些织物,仿佛觉得是植物重生一般。是一种可以呼吸的贴身服饰,有着大自然最珍贵的恩赐。 “青出于蓝”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草木染,由蓝草制成的靛蓝,可染出更青的颜色。这种传统的工艺,是古时最主要的染色技艺。 它们在盛唐时跟随丝绸之路,传播至世界各地。蚕丝做成的丝绸,轻盈通透,它们经草木染色绚丽多彩且自然干净的颜色,让其他国家的人们又惊奇,又喜爱。 在他们眼中,这些轻薄若蝉翼,随风起舞的丝绸本就是天物。当大自然独特的色彩也呈现在上面时,这是一种世间绝妙的艺术品,而非是简单的装饰之物。这些植物染丝绸,也被人认为是东方上国的色彩! 而那时,皇宫里是用植物染的,常用的燃料有9种,可以染出40多种颜色,比如染红色的红花,染蓝色的靛青,染黑色的橡碗子。那些皇家的衣物服饰均是植物染而成,比如说那些鲜艳而威严的龙袍。 如果说丝绸是富人的奢饰品,那么粗布则是平民所使用的。自然对待人们是公平的,不分贫贱高低。植物染在粗布上幻化出的色彩,则成了平民们最熟悉的颜色。 植物染出的粗布,大都是蓝色或青色。这是一种朴素的颜色,是平民独有的气质。尤其是书生的一身青色长袍,把那种社会底层里难得的优越感表现了出来。那种青色袍子,在古时也是一种奢求,寒门子弟的那件青袍常常补了又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许这样解释也是行得通的。 农民们常常是蓝色。粗布麻衣,没有丝绸锦缎那么细腻的针脚,染出来后,反而别有一番滋味。吸水性良好的粗布,吸收了这些植物的精华,在大针脚的衬托下,有一种立体感。 把底层农民的那种忠厚实诚、勤劳节俭,表现的十分到位!正如自然对于人们的恩赐是一视同仁的。 几乎濒临绝迹的植物染,终于在当下找回了它的自信。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植物染,和它背后的神秘色彩。 经植物染出的织物,它们在当下似乎有了生命。绚丽独特的色彩背后,有一种浓浓的艺术味道在里面。仿佛是一副水彩画,又像是一副抽象派的油画。而都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格调,极具感染力。 这种中国古老的工艺,绽放在新时期。它带着自然的味道,温和、健康、奇特,成为了人们表达美好,追求自然健康的一种有效途径。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自然,有自然的地方就有色彩,有色彩的地方就有文化,这是一种深深羁绊我们的情意。感谢它们为我们贡献美好的时候,又呈现出了如此丰富生命色彩! 中国丝绸博物馆里有一片“染草园”,它们是古人几千年筛选出来的植物,用来做服饰的染料。 前段时间去杭州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剑告诉我,他的团队做了乾隆时期服饰色彩的系统研究,结合清代内务府织染局留下的史料,复原当时的染色技术,还原了一套“乾隆色谱”——清代宫廷常用服饰颜色33种。 因为《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热播,快报进行报道后,引发了一波热议。其中,很多人注意到,和现在的化学染料不同,中国古代一直是以植物染料给衣服上色的。 从自然植物中撷取原料为衣物染色,也称为“草木染”,历史非常悠久。 史料记载,至少在周朝时,人们就开始用花果的根、茎、叶、皮提取染液了。《诗经》中的“青青子衿”“绿兮衣兮”等诗句里的颜色,就来自天然植物。 中国历代朝廷都设有负责染色的官职,名为“染人”,历朝的染色机构有不同的名字,比如秦朝的染色司、唐宋的染院、明清的蓝靛所等。 靛青是从蓝草的叶子中提取的 传统的植物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获取其它的颜色。东汉《说文解字》中,记载有39种色彩名称;到了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等有记载的色彩名称升到了57种;清代,《雪宦绣谱》里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 撷取植物的色彩,留存在染织物里,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手艺,一直到现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就一直在研究这个,为了制作染料,他们还开了一个“染草园”,里面种有十几种植物,由国丝馆研究染色的专家们精心呵护着,每年的五六月,是它们长得最旺盛之时。“乾隆色谱”的还原,就有这些植物的功劳。 刘剑说,并不是所有带颜色的植物都能染色,他们做出来的这些植物染料,都是经过先人几千年筛选出来的。我们介绍几种用来做染料的植物,看看它们长什么样?分别染成什么颜色? 姜黄的块茎,可以提取黄色食用染料。这种长得有点像芭蕉叶的植物,原产地在印度。据记载,印度的老百姓食用姜黄已有5000年的历史,咖喱就是用姜黄的块茎磨粉制成。 在中国,姜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姜黄就有详细的记载,称其药性为辛,苦,大寒,无毒。古方用姜黄治风湿而引起的痹痛,也能治心痛难忍等。 姜黄染出来的颜色,有点偏橘黄色,一般的中药房都可以买到。 蓝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使用地域最广的蓝色染料。《荀子·劝学篇》说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指的就是靛青这种蓝色染料是从蓝草的叶子中提取的。中国古代造靛青的蓝草有蓼蓝、菘蓝、马蓝等植物,这些“蓝”国丝馆都有。 现在长势正茂的木蓝,来自热带地区,牛仔裤最早就是用这个蓝染的。 这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染料。用它的根,可以染出红色,但用得比较少。染红色用得更普遍的是红花。 关于虎杖的名字,有个典故。相传孙思邈在城外采药时,遇到一只受伤的老虎,孙思邈见这只老虎腿又红又肿,急忙从药囊中掏出药来,捣碎,取山泉调好,一边敷在老虎腿上,一边又将药喂老虎吃下。 几天后老虎的腿便痊愈了。从此,这只老虎与孙思邈形影不离,竟成了他的坐骑,后人就把这味草药叫做“虎杖”。 麻栎是橡树的一种,在杭州玉皇山上有不少。它的果实叫橡碗子,很坚硬,有点像栗子。躲在丝博馆的一片竹林里,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用它染色,步骤很简单,采下壳斗煮水,然后用黑矾媒染,据说还能当天然染发剂使用。也许古人想要遮盖白头发,就是用的它。 在农村,很多孩子喜欢地黄的花,花的形状宛若酒杯,摘下来吮吸,花蜜很甜。但染色,用的却是地黄的根。 刚刚挖出来的地黄根叫鲜生地,可以入药,有止血凉血的作用。地黄根的汁液可以染色,染出来的织物,颜色为金黄色。 地黄在唐朝时候还用来喂马,据说吃地黄长大的马,光彩照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采地黄者》里写道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国槐树的槐花花蕾,形状如米粒,所以叫槐米。国丝馆的正门左手边,就有两棵槐树。国丝馆还原“乾隆色谱”,明黄色就是用的槐米。 明黄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专用的颜色,用槐米染成。中药店买来槐米后,在水里煮一会儿,把渣去掉,明黄色素就会出现。 叶片和果子很小。叶形呈菱形,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现在这段时间,有的叶子已经开始呈红色,红绿相间,非常漂亮。 保俶北路上,路两边的行道树种的就是乌桕。乌桕的叶子用来染黑色,立夏要吃的乌米饭,很多人家就是用的乌桕叶,叶子煮汤,再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 在清末合成染料传入我国以前,人们都是从天然的材料中萃取色彩。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用自然赋予的草叶花木,还原了五彩斑斓的大自然。 中国古代有记载的天然染料有两种矿物染料与植物染料。染红的矿物染料有赤铁矿和朱砂;染黄的有石黄和黄丹;染青色的有蓝铜矿和孔雀石,又称石青、石绿;白色的有铅粉和蜃灰,黑色的有天然黑色矿石。 用矿物燃料染色称之为石染。《考工记》云“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指的就是用朱砂浸染羽毛的方法。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曾出土过一件朱色绫罗,面料上的朱色便是由朱砂染成。 矿物染在汉代以后逐渐式微,我国印染工艺的主流,是以植物为染料的草木染。 草木染指的是采用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果皮、干材等为染料,为麻、葛、丝、毛等纤维织品上色。主要染料有蓝、茜、栀等。 染青用蓝草叶,染红用茜草根,染黄用栀子果实。“草木染”的概念据说最早由日本学者山崎斌氏在1929年提出,然而中国“草木染”的历史却是与纤维织品同样悠久的。 《夏小正》记载“五月,启灌蓝蓼。”蓝蓼指蓝草,可以将织物染成蓝色,《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的就是蓝草染色的原理。 《周礼·天官冢宰》中有“染人”,《周礼·地官》司徒之属中有“掌染草”一职。郑玄注云“染草,蓝、蒨、象斗之属。”“蒨”也作“茜”,指的是茜草,在古代又称茹藘,《诗经·东门之墠》云“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茜草可以染红色。象斗也叫皂斗,用以染黑。 草木染的技术在商周时期就已十分成熟,《诗经》中提到的颜色词汇光青色系就有“青、绿、綦、葱、菼”五种,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套色染的技术。 套色染指的是用几种汉不同色素的染料先后分几次进行浸染,从而染成这几种色素调配而成的间色。《考工记》中记载“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这里的“三入”、“五入”、“七入”指的是在不同染料中浸染的次数。 “纁”在《说文》里的解释是“浅绛也”,“緅”,《玉篇》解释为“青赤色”,“缁”指黑色。衣物进行套染的次数不同,染出来的颜色也是各异的。 《考工记》中还有关于媒染剂的记录。《氏》一条下有“以涚水沤其丝七日”、“以栏为灰”、“昼暴诸日”等语,指的是“氏”用草木灰浸渍暴晒丝绸,将丝绸进行漂练的过程。 丝绸精炼之后更易着色,草木灰也因此起到了媒染的效果。春秋时期常用的媒染剂是青矾,文献中记为“涅”,涅同时也是一种黑色染料,《论语·阳货》中有“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指的就是用涅染黑的原理。 到了秦汉魏晋时期,草木染的技术进一步发展。染料的种植规模扩大,出现了以种植染草为业的人。 《史记·货殖列传》有“千亩栀茜,千亩姜韭,此其人皆以千户侯等”,“栀”指染黄的栀子,“茜”指染红的茜草,说明当时种植染料的盛况。 染色技术提升,染出来的颜色也相应增加。《急就篇》里有“郁金半见缃白,缥綟绿纨皂紫硟。烝栗绢绀缙红繎,青绮绫縠靡润鲜。 绨络缣练素帛蝉,绛缇絓釉丝絮绵”,其中提到了郁金、缃、白、缥、綟绿等颜色词十几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丝织物色彩名共有三十几个。 除了染料种植品类增多,色彩范围扩大外,植物染料的制备也相当完备。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录了用蓝草制取靛蓝的方法“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着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着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