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书迷正在阅读:绑定真话系统后我爆红了、伞下有颗大太阳、那个漂亮男人、盗版训犬指南、避世森林、驯宠手册、望余雪、悬而不决、锦鲤站姐,抽卡爆红!、挟持视线
张瑾教授扶了扶眼镜。 “但实际上,中国的传统音乐,发展的还要更早,仅仅是考古有据可查的音乐发展历史,就有整整七千余年,那时,甚至已然形成了曲调,音阶,音律。” “真是不可思议。” 弗雷德里克教授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听闻弗雷德里克教授的赞叹,不少音乐家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真正有据可查的音乐历史都有七千余年!! 而且,这些证据,可都是真正考古挖出来的乐器,根据碳元素定年法得出的科学结论! 可不是挖出的什么古代面包篮子的那种东西。 “我们一致认为,远古的音乐成型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欢呼声,诞生了节奏,律动,音差。” “而因为我们传承至今的语言体系非常的独特,具有音调顿挫扬抑,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语言扬抑说。” 张瑾教授呵呵一笑。 “自然,和西方追寻音乐源头一样,我们也有异性求爱说,巫术祭祀起源说,信号说,模仿自然说等等……” “但根据考古来看,实际上原始音乐就已经告诉我们,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出土了陶制的埙,挖制的骨哨,那时已然有了对音乐的审美。” 话音未落。 便传来了一阵阵的惊呼。 走在展览馆中,隔着玻璃,看七千年前出土的埙与骨哨骨笛,陶笛。 能说的就只有“卧槽”。 七千岁的埙,六千岁的陶笛…… 这些文物虽然仍能吹奏,但肯定是不让动的。 张瑾教授用完全1比1仿制的埙吹奏出优美的音调后,简直震惊在场人一整年。 哪怕是国人,早就知道这些,听到这种远古的声音后,还是感到无比的震惊。 “太离谱了。” 里昂听着声调,人都麻了。 当面对历史的尘埃,与音乐广阔的发展历史来看。 只能感觉到自己无比的渺小。 而纵观世界,实际上,传承最好的,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化,真就只有中国了。 “而根据出土的典籍介绍来看,那时已经有了歌,舞,乐的结合,葛天氏氏族中所谓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就已经反应了当时的华夏子民,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 张瑾的脸上满是红光。 在场的任何一个中国人,也都是无比的自豪。 这是华夏民族七千年未曾断绝的证据,是我们的根。 “当然了,当年歌舞乐融为一体的原始乐舞,也体现了当时的人对图腾的崇拜,比如黄帝氏族就曾经以云为图腾,他们的乐舞,就叫做《云门》。” “所以,目前我国学术界认为的,中国传统音乐形成期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距今四千多年,但实际上,我认为,真相只会是更早的远古时代,因为仅仅靠出土的文物,就将其拉长到了七千多年以前!!” 第306章 “学术主流不代表就是对的!” “amazing!” “太惊人了……” 有人忍不住小声惊叹了起来。 作为国际级别的顶级音乐家,绝大多数的人,真不会无根据的为黑而黑。 华夏悠久文化历史,在经过了科学的考古发掘,有了强有力的证据后,自然会令人感到如此不可思议。 这种不可思议并不是“远古人类多么牛b”之类的感慨。 而是……传承未断! “经过远古时期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传统音乐来到了形成期,这个时候,便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律法体系,七个音阶,十二个律名,这个时期,为之后华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此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钟鼓乐队。” 张瑾的话不仅仅让外国人大开眼界。 实际上,很多国内的音乐家,也眼前放光的好奇听着。 钟鼓乐队? 这不免令人想起了一个成语,“钟鼓齐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音乐,因由【百家争鸣】,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这时候,古琴,出现了,成为一种重要的独奏乐器,贯穿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始终,也诞生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张瑾介绍着,众人顺着看去。 那是一种平置弹弦的乐器,像很有名的古筝,但是没有码。 “古琴,又叫七弦琴,在很多诗词中,又称为瑶琴,属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中的【丝】!” 丝,指的便是琴瑟,诗句或是成语中提到的很多。 “琴瑟和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其中的典籍,各色的乐器,繁琐的发展。 那可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 到了先秦时代,各色乐器已然达到七十余种。 甚至已经出现了“乐府”。 张瑾继续对着外宾介绍着周朝,春秋战国,到秦朝,逐渐发展而成的各类乐器。 外宾们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张瑾便进行交流与解读等工作。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让音乐加速发展,相同的,由于尚未经历秦朝的“车同轨,书同文”,所以,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发掘具有相当大的差异。